1液壓提升設備安裝
液壓提升器利用塔吊直接安裝在提升平臺上,安裝到位后,利用臨時固定板固定。先按圖紙制作好固定板(每臺提升器4塊),A, B面用打磨機打磨光滑,使之能卡住提升器底座; 將固定板緊靠提升器底座,C面同下部結構焊接,焊接時不得接觸提升器底座; 地錨固定板技術要求同提升器。
2導向架制作及安裝
在液壓提升器提升或下降過程中,其頂部 預留出長的鋼絞線,如果預留的鋼絞線過多,對于提升或下降過程中鋼絞線的運行及液壓提升器天錨、上錨的鎖定及打開有較大影響。所以每臺液壓提升器 事先配置好導向架,方便其頂部預留過多鋼絞線的導出順暢。多余的鋼絞線可沿提升平臺自由向后、向下疏導。導向架安裝于液壓提升器上方,導向架的導出方向以方便安裝油管、傳感器和不影響鋼絞線自由下墜為原則。導向架橫梁離天錨高約1.5-2米,偏離液壓提升器 5~10cm為宜。具體可在現場用角鋼或腳手管架臨時制作。
3吊點設置
本鋼結構的構建較大提升單元共設置4液壓提升器。在每臺液壓提升器處通過設置一套同步傳感器,用以測量提升過程中各臺液壓提升器的提升位移同步性。對于主控計算機主要是結合傳感器所反饋的位移檢測信號及其差值,從而實現對構件提升過程同步控制。
4分級加載試提升
待液壓系統設備檢測無誤后開始試提升。經計算,確定液壓提升器所需的伸缸壓力(考慮壓力損失)和縮缸壓力。開始試提升時,液壓提升器伸缸壓力逐漸上調,依次為所需壓力的20%,40%,在 都正常的情況下,可繼續加載到60%,80%,90%,95%,100%。樓面鋼梁在剛開始有移動時暫停作業,保持液壓設備系統壓力。對液壓提升器及設備系統、結構系統進行 檢查,在確認整體結構的穩定性及 性 問題的情況下,才能開始正式提升。
5提升過程的微調
當提升的樓面鋼梁離開拼裝胎架約150mm后,采取設備鎖定,對構件的吊點結構、承重體系和提升設備等采取 檢查。各項檢查正常無誤,再進行正式提升。同時樓面鋼梁在提升及下降過程中,整個液壓提升系統中各個吊點的液壓提升器進行同步微動(上升或下降),或者對單臺液壓提升器進行微動調整。微動即點動調整精度可以達到毫米級,可以滿足樓面鋼梁單元安裝的精度需要。
6提升就位
樓面鋼梁提升至設計位置后,暫停; 各吊點微調使各弦桿 提升到達設計位置; 液壓提升系統設備暫停工作,保持樓面鋼梁單元的空中姿態,各弦桿與端部分段之間對口焊接固定; 安裝斜腹桿后裝分段,使其與兩端已裝分段結構形成整體穩定受力體系。提升點以外的各個懸挑桿件提升過程有 下撓,提升就位時將附近桿件整體提高,利用卡碼將懸挑鋼梁定位、對口后,整體下降至設計位置。液壓提升系統設備同步卸載,至鋼絞線松弛; 進行樓面鋼梁的后續高空安裝; 拆除液壓提升系統設備及相關臨時措施,完成樓面鋼梁單元的整體提升安裝。
從工程實際表明,對于采取液壓提升鋼結構構件,構件可以在提升過程中的任意位置鎖定,任一提升器亦可單獨調整,調整精度高, 地提高了結構提升過程中安裝精度的可控性。同時鑒于其提升設備體積小、自重輕、承載能力大,特別適宜于大型設備的提升作業,值得同類工程所推廣應用。
3煙囪鋼內筒吊裝
(1)液壓千斤頂工作原理
液壓泵站向液壓千斤頂供以壓力油推動活塞作伸、縮缸運動,伸缸時設置在活塞的上夾持器卡緊承載鋼絞線使提升重物隨之一同向上移動,縮缸時與油缸相連的下夾持器卡緊承載鋼絞線提升重物 的停留在新的位置,同時設置在活塞的上夾持器放松承載鋼絞線,活塞回程準備下一行程的提升。當提升到位后,液壓千斤頂活塞在近乎伸缸的位置處上夾持器卡緊承載鋼絞線,下夾持器放松承載鋼絞線,活塞縮缸帶動重物下降。在接近縮缸的位置處下夾持器卡緊承載鋼絞線,上夾持器放松承載鋼絞線后活塞空載伸缸,在近乎伸缸的位置處上夾持器再次卡緊承載鋼絞線,下夾持器又放松承載鋼絞線,如此依次循環直至提升重物準確的在設計位置就位。
(2)煙囪鋼內筒吊裝工序:
兩節筒體吊裝進入平板車靠模內一送入煙囪底部鋼內筒定位 位置一液壓提升裝置帶負荷升降進行筒體對口調整(或用倒鏈),點焊固定一校正合格一外環縫焊接,內環縫清根焊接(同組裝焊接要求)一欽條焊接一液壓提升裝置提升到4m以上30cm左右一重復以上過程一待筒體頂升140米后,液壓裝置帶負荷下降,將已裝筒體落到零米地面上,進行吊點轉換(第 一吊點為筒首, 吊點為筒首下80m)--吊點焊接完成后,液壓裝置帶負荷上升一采用型鋼連接伸縮節上下筒體,間隙為0.9米。待筒體吊裝完后,鎖定液壓提升裝置--36米平臺硅支墩、地腳螺栓安裝一調整內筒伸出煙囪筒首標高一到位后,鋼內筒懸吊點安裝焊接、自立段地腳螺栓固定一安裝伸縮節一拆除液壓頂升裝置。
個鋼內筒吊裝重復第 一個鋼內筒吊裝程序。(煙囪內鋼內筒組對平臺的設置: 按照鋼內筒筒體標準節高度,吊裝組對操作時搭設可移動操作平臺,筒內側設簡易操作平臺,平臺設置在小車上,提升完成后隨小車拉出,進行下一節筒體的安裝。
口)鋼內筒運輸: 吊裝前要將經驗收合格的鋼內筒標準段從制作場地倒運至安裝場地。裝卸車時為了盡量減小筒節變形,采用十字扁擔梁,用四只立板卡抓進行四點對稱吊裝(如圖),用吊車 至運輸車上,同時為了避免吊裝時卡抓傷害到筒體內壁的欽板,卡抓絲口與欽板夾緊處用欽條襯墊。筒體標準段裝車應平穩,且將筒體與車輛用倒鏈臨時固定牢固,防止傾翻。運輸時,運輸車應緩慢平穩前進,并有人在前面引路。用2.5噸吊車進行卸車時,直接將筒體標準段放在自制輸送軌道小車上,再用3t卷揚機將軌道小車和筒體標準段拉到 吊裝位置。
(3)提升設備的安裝
1)導向錨與 錨的孔位應與千斤頂上的錨具的孔位相對應,不應有扭轉、錯位的現象,以免提升時鋼絞線不平行,受扭。
2)檢查導向錨與 錨的夾片外錐面與錨板孔間是否有潤滑劑,以提升施工時錨具的松開與夾緊自如。
3)千斤頂與底座間應用螺栓固定,并千斤頂 孔與預留孔 對中。千斤頂上部用導向架固定并安置導向裝置。
4)把控制系統、泵站、閥體箱設計安裝在設計位置上,其安裝位置應兼顧考慮鋼絞線安裝時的操作空間,由于操作空間過小,泵站的放置已占用了其所占位置的所有鋼連梁平臺,所以 搭建一個通道跨越泵站。
5)按設計編號在千斤頂,液壓泵之間連接油管,油管連接要一一對應,連接完成后應由主管工程師進行檢查核對,如有誤應及時糾正。
6)控制室安放在提升平臺處,按設計編號連接電氣線路,控制電纜應鋪放好,并在空中固定好,避免人員踩踏或硬物損傷。
7)系統空載調試。試機: 手動、自動過程中操作與設備運行的0.2%。其余部位則利用自然土拱,不另設止水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