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液壓泵站的整體介紹
液壓泵站是由液壓泵、驅動用電動機、油箱、溢流閥等構成的液壓源裝置或包括控制閥在內的液壓裝置,屬于液壓提升設備系列產品。液壓泵站是指獨立的液壓裝置,它按主機的要求提供可控制方向、壓力及流量的液壓油,適用于主機與液壓機械上。用戶購買后只要將液壓泵站與主機上的執行機構(油缸或油馬達)用油管連接,液壓機械即可實現各種規定的動作和工作循環。
液壓泵站結構形式:主要以電機-泵裝置的結構形式、安裝位置及冷卻方式來區分。
按電機-泵裝置的結構形式、安裝位置可分為:
1.上置臥式:電機-泵裝置臥式安裝在油箱蓋板上,主要用于變量泵系統,便于流量調節。
2.旁置式:電機-泵裝置臥式安裝在油箱旁單獨的基礎上,旁置式可裝備備用電機-泵裝置,主要用于油箱容積大于250升,電機功率大于7.5千瓦的系統。
按液壓泵站的冷卻方式可分為:
1.自然冷卻:靠油箱本身與空氣熱交換冷卻,一般用于油箱容積小于250升的系統。
2.強迫冷卻:采用冷卻器進行強制冷卻,一般用于油箱容積大于250升的系統。
液壓泵站主要技術參數:油箱的儲油量及電機功率。
(二)、液壓提升裝置油式閥泵并聯控制系統
閥泵串聯控制系統、調速范圍大,但泵的動態響應慢,泄漏油式閥泵并聯控制伺服系統比閥泵串聯控制系統響應快,但液壓提升裝置處于旁路漏油狀態,系統的速度剛性較差。補油式閥泵并聯控制系統,它利用電液補油伺服閥的輸出流量與伺服閥變量泵的輸出流量共同控制馬達轉速特性,系統動態特性主要由補油伺服閥的瞬時輸出流量來調節,變量伺服泵按設計馬達速度曲線提供流量。該系統具有響應快、、速度剛性好的綜合性能。該系統的并聯閥控支路有獨立的供油能源,旁路伺服閥處于向系統補油狀態,油源可取自變量泵內同軸的輔助泵的輸出流量,但輔助泵的壓力應比泵馬達系統高壓側的壓力高一些。
從整體看,補油式閥泵并聯控制系統仍是一個定值調節系統,但由于增加了一個具有響應的速度回路,增加了一個開環零點,則提高了系統調節品質和系統的穩定性,為了更進一步降低系統的超調和提高系統的效率,可以在系統響應初期使閥控起主導作用,當誤差減少到程度時再將系統切換為泵控狀態。更進一步的理論分析表明:
1)若能設計該液壓頂升設備的閥控支路供油壓力ps≥2p(p為泵馬達系統工作壓力),則補油式并聯閥控制臺系統流量增益較大,因而速度放大系數大于旁路并聯閥控系統,系統能獲得更快的響應速度,同時,在外負載的作用下,補油式系統可以通過調節閥控支路供油壓力的辦法來改變系統速度放大系數;
2)當ps≥2p時,補油式閥控系統的等效泄漏系數小于旁路節流式并聯式閥控系統,因而其速度剛性較旁路式系統好,且若補油式閥控支路供油壓力升高,系統剛性將進一步提高;
3)補油式系統的大部分流量由主泵支路提供,閥控支路僅僅工作于小流量狀態,因而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