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旋門”式結構是近十幾年來發展起來的新型結構形式,由于其新穎 的外觀及宏偉的氣勢, 了眾多建筑師的青睞。另一方面,隨著液壓同步整體提升施工技術的發展,使得大噸位、大跨度、大面積的型構件高空整體安裝得以實現。相對于常規的安裝方法,液壓整體提升工藝在 風險控制、施工進度、質量及成本等方面,具有其 的優越。
連體結構整體提升方案
1、施工技術路線
根據本工程特點,傳統的高空散裝法及分段安裝法不能滿足自重大、零件眾多的大跨度連廊安裝要求。若采用地面散件拼裝、結構柱承重液壓同步提升、高空對口焊接的“液壓整體提升”施工工藝,將降低安裝施工難度,并且能 控制安裝的質量、 風險。
2、施工方案確定
(a)提升單元劃分。根據施工進度、質量控制難度、經濟指標等各方面條件的綜合分析,將本工程的8層鋼結構連體層以2層為一個單元、共計4個單元進行整體提升。每個單元2層之間采用臨時支撐形成整體。
(b)提升系統布置。利用主塔樓8根型鋼混凝土框架柱作為提升支撐點,在勁性柱頂部設置提升牛腿,安裝上吊點及液壓設備。
(c)提升上下吊點。兩層連廊為一提升單元,上層連廊主梁下部即上吊點的正下方設置下吊點。上下吊點之間通過錨具及鋼絞線連接,在同步提升過程中連廊受力狀態與使用階段受力基本一致。
(d)施工流程。每個提升單元施工流程如下:地面拼裝、預提升、正式提升、就位、分層安裝、對口焊接、拆除支撐桿件、提升單元安裝完畢。
3、整體提升工藝原理
液壓整體同步提升技術,是指散件在地面總體拼裝后,采用柔性剛絞線承重、液壓提升器集群工作,計算機控制同步提升原理,將大噸位、大體積構件整體同步提升到 高度安裝就位。有著 、、承重件自身重量輕、運輸安裝方便、中間不必鑲接等一系列 優點。
整體提升系統構成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a)液壓動力系統。液壓動力系統由液壓泵站、液壓連接原件、提升器、油管、液壓閥組成。通常液壓系統采用模塊化結構設計,可充分提高液壓提升設備的通用性和性。系統通過接受電氣信號來控制液壓閥的動作切換,實現提升器的伸縮缸及錨具的松緊。
(b)電氣控制系統。計算機控制部分通過電氣控制系統驅動液壓系統,并通過電氣控制部分采集液壓系統狀態和提升工作的數據作為控制調節的依據。
(c)計算機控制系統。計算機控制系統主要是通過電氣系統反饋信號,通過實時數據的處理和分析發出指令,控制液壓提升器的不同動作,提升的同步進行。計算機控制系統設置有自動、手動兩種模式,適應不同工況的要求。
(d)其他系統。除了上述三大系統之外,整體提升施工還應包括反力系統、傳感器檢測系統、鋼絞線承重系統等。
4、提升牛腿及上吊點設計
選取南北各4個勁性柱,共8個根柱設置提升牛腿。由于提升單元平面布置一致,所以 合理設置提升吊點,盡可能利用一套設備,分4次提升,先提升上部單元再提升下部單元,中間無需其它調整。因此將提升吊點設計成扁擔形式,以使鋼絞線避開提升主梁。此種設計方式使提升單元避免產生傾斜工況,減少索具因傾斜受力而增加荷載,降低 風險。